衡南县“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4日
主题分类:国税 |
“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通过全面分析我县“十二五”期间商务工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我县商务工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比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的发展态势,集思广益,编制了《衡南县“十三五”商务发展规划》,以推动我县商务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引外资、扩内需、促出口、保增长”,不断创新商务工作机制,突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激活社会消费,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酒类流通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招商引资: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在2014年的8580 万美元的基础上按年递增8%的速度增长,利用内资在2014年 到位内资24.3亿元的基础上按10%的速度递增;每年引进投资额过10亿元以上的1个以上,投资额过亿元的项目8个以上。
2、外经外贸:
(1)保持与全县GDP协调且领先的发展水平,到2020年,全县进出口总额达到58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
(2)到2020年,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力争突破1360万美元,年均增长11%以上;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力争达到1.2亿美元,年均增长11%以上。
3、内贸流通与市场建设:
(1)到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年均增长15%。
(2)到2020年,《衡南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编制完成并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成功申报,全县商贸服务业网点总数接近2万个,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0处,商品交易市场16家,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2处,建成乡镇商贸中心3个、直营大店5个,特色商业街(区)总数达到14条。县域内要形成“一体两翼三核多点”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县城云集建设商业中心14个,其中城市商业中心1个(新塘路城市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2个(云集大道、保合路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12个,形成“一主两副多节点”的商业体系。
三、主要原则
1、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统筹城乡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外贸协调发展、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2、坚持扩大开放方针。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创新开放方式,扩大开放领域;在开放中不断提高驾驭对外开放的能力,既通过开放拓展我县的发展空间,又不断健全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3、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调整与优化结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提高我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流通现代化,做强做大流通企业,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四、重要举措
(一)立足产业振兴,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1、坚持“产业立园、特色立园”的发展方向,强化园区引导和考核,实行功能分工,以产业招商、以特色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及其关联度高的项目,作好跟踪服务和引进工作,形成特色产业群。
2、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强化亲商理念,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刀阔斧地压缩审批事项,切实加快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督转变,严格控制审批时间,努力使行政审批工作实现项目最少、环节最简、效率最高的目标。
3、加快实施招商“走出去”战略。加快招商网络建设,扩大信息渠道,探索实施招商新的绩效激励机制,多方式、多形式的扩大招商影响力。
(二)紧跟市场形势,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重点企业出口,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扶持对外出口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招工、标准厂房等方面,帮助真星高科、得意电子等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扩大出口量。
2、培育品牌商品出口。大力培育电子、通信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和服务促进体系建设。
3、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外贸政策,为外贸发展创造优良政策环境。探索新型外贸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创立更加完善的便捷通关通道。建立出口担保体系,降低企业出口风险。加强部门协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4、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健全“走出去”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咨询、法律支持、金融保障等综合服务。大力引导现有企业如绿彤茶叶、金林面业及喜雁四件宝等特色产品出口,形成品牌。通过对外投资,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加快发展速度。
5、提高对外合作质量和效益。对外合作要围绕国家战略意图,要服务国家战略方向,要注重合作国与合作方三方利益,要注重国际相关公约,不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突出产业优势,巩固已合作项目,以项目为支点,拓宽发展空间,在发展的同时,向管理和技术要效益,不断探索新领域,创新新模式,重点在服务外包上有所重大突破,境外合作项目在注重资金、技术、人员输出的基础上,更注重项目国优势资源和技术的引入,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效益,提升合作的稳固性,提高合作的长远性。
(三)着眼经济转型,提升内贸发展水平
1、加快市场建设,实现城乡市场大繁荣。以民生商务、商务为民为宗旨,加快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管新模式,及时化解融资难题,研究出台《衡南县城乡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办法》和《衡南县集贸市场建设改造规范性设置标准》。同时,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民生工程建设,鼓励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在乡镇新建商业服务设施,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商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的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体系。
2、突出网点规划,实现商业要素优布局。以我县的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为依托,进一步明确规划修编工作流程,加快商业网点规划修编进度,按照“控制好总量、规划好增量、调节好存量、优化好质量”的原则,充分结合我县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城市特色,全面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和颁布实施工作。严格施行《衡南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加强部门协调合作,使项目或网点的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建筑设计按照商业网点规划和国家相关规范执行,确保商规不仅“画在图上”又能“落在地上”,实现县域各商业要素科学合理布局且又好又快发展。
3、突出扩大消费,实现便民网络全覆盖。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继续实施社区“双进工程”,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积极引导实力企业采取连锁、加盟等经营方式,到社区建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美容美发店、再生资源回收及家电维修店等便民服务网点,适度发展休闲特色服务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加大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监管,做到既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又保证商品质量可靠、服务优质到位。同时,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规范申报工作,全力确保全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4、保障市场民生供应。做好2015-2020年全县成品油网点规划,保障满足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用油需求,推进全县成品油市场发展。
5、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全省的“湘品网上行”工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程、移动支付推进工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农村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促进工程,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以碟讯科技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中,开展“衡南产品网上行”,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领域,支持生产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充分利用我县一座机场、二条国道、三条省道、四条江河、五条铁路综合交通优势和衡南籍在外地创办物流企业成功经验及人才,培育衡南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改变我县只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的物流模式;培育发展物流信息化、网络化、自助化、资源共享化等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建设好远锦国际汽贸城、特变电工南方国际装备能源科技产业园,打造衡南物流总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物资合理配送总部物流服务链。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引外资、扩内需、促出口、保增长”,不断创新商务工作机制,突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激活社会消费,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酒类流通市场秩序,净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招商引资: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在2014年的8580 万美元的基础上按年递增8%的速度增长,利用内资在2014年 到位内资24.3亿元的基础上按10%的速度递增;每年引进投资额过10亿元以上的1个以上,投资额过亿元的项目8个以上。
2、外经外贸:
(1)保持与全县GDP协调且领先的发展水平,到2020年,全县进出口总额达到58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
(2)到2020年,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力争突破1360万美元,年均增长11%以上;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力争达到1.2亿美元,年均增长11%以上。
3、内贸流通与市场建设:
(1)到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年均增长15%。
(2)到2020年,《衡南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编制完成并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成功申报,全县商贸服务业网点总数接近2万个,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0处,商品交易市场16家,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2处,建成乡镇商贸中心3个、直营大店5个,特色商业街(区)总数达到14条。县域内要形成“一体两翼三核多点”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县城云集建设商业中心14个,其中城市商业中心1个(新塘路城市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2个(云集大道、保合路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12个,形成“一主两副多节点”的商业体系。
三、主要原则
1、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统筹城乡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内外贸协调发展、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2、坚持扩大开放方针。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创新开放方式,扩大开放领域;在开放中不断提高驾驭对外开放的能力,既通过开放拓展我县的发展空间,又不断健全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
3、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调整与优化结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提高我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流通现代化,做强做大流通企业,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四、重要举措
(一)立足产业振兴,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1、坚持“产业立园、特色立园”的发展方向,强化园区引导和考核,实行功能分工,以产业招商、以特色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及其关联度高的项目,作好跟踪服务和引进工作,形成特色产业群。
2、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强化亲商理念,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刀阔斧地压缩审批事项,切实加快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督转变,严格控制审批时间,努力使行政审批工作实现项目最少、环节最简、效率最高的目标。
3、加快实施招商“走出去”战略。加快招商网络建设,扩大信息渠道,探索实施招商新的绩效激励机制,多方式、多形式的扩大招商影响力。
(二)紧跟市场形势,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扶持重点企业出口,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扶持对外出口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招工、标准厂房等方面,帮助真星高科、得意电子等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扩大出口量。
2、培育品牌商品出口。大力培育电子、通信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发展农产品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扶持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体系和服务促进体系建设。
3、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完善外贸政策,为外贸发展创造优良政策环境。探索新型外贸服务平台,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创立更加完善的便捷通关通道。建立出口担保体系,降低企业出口风险。加强部门协作,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4、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健全“走出去”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咨询、法律支持、金融保障等综合服务。大力引导现有企业如绿彤茶叶、金林面业及喜雁四件宝等特色产品出口,形成品牌。通过对外投资,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加快发展速度。
5、提高对外合作质量和效益。对外合作要围绕国家战略意图,要服务国家战略方向,要注重合作国与合作方三方利益,要注重国际相关公约,不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突出产业优势,巩固已合作项目,以项目为支点,拓宽发展空间,在发展的同时,向管理和技术要效益,不断探索新领域,创新新模式,重点在服务外包上有所重大突破,境外合作项目在注重资金、技术、人员输出的基础上,更注重项目国优势资源和技术的引入,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效益,提升合作的稳固性,提高合作的长远性。
(三)着眼经济转型,提升内贸发展水平
1、加快市场建设,实现城乡市场大繁荣。以民生商务、商务为民为宗旨,加快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管新模式,及时化解融资难题,研究出台《衡南县城乡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办法》和《衡南县集贸市场建设改造规范性设置标准》。同时,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民生工程建设,鼓励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在乡镇新建商业服务设施,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商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的城乡商品流通网络体系。
2、突出网点规划,实现商业要素优布局。以我县的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为依托,进一步明确规划修编工作流程,加快商业网点规划修编进度,按照“控制好总量、规划好增量、调节好存量、优化好质量”的原则,充分结合我县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城市特色,全面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和颁布实施工作。严格施行《衡南县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13-2030年)》,加强部门协调合作,使项目或网点的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建筑设计按照商业网点规划和国家相关规范执行,确保商规不仅“画在图上”又能“落在地上”,实现县域各商业要素科学合理布局且又好又快发展。
3、突出扩大消费,实现便民网络全覆盖。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继续实施社区“双进工程”,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积极引导实力企业采取连锁、加盟等经营方式,到社区建立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美容美发店、再生资源回收及家电维修店等便民服务网点,适度发展休闲特色服务网点,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加大对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的监管,做到既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又保证商品质量可靠、服务优质到位。同时,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点规范申报工作,全力确保全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4、保障市场民生供应。做好2015-2020年全县成品油网点规划,保障满足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用油需求,推进全县成品油市场发展。
5、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全省的“湘品网上行”工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程、移动支付推进工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农村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促进工程,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以碟讯科技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中,开展“衡南产品网上行”,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领域,支持生产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充分利用我县一座机场、二条国道、三条省道、四条江河、五条铁路综合交通优势和衡南籍在外地创办物流企业成功经验及人才,培育衡南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改变我县只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的物流模式;培育发展物流信息化、网络化、自助化、资源共享化等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建设好远锦国际汽贸城、特变电工南方国际装备能源科技产业园,打造衡南物流总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物资合理配送总部物流服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