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提升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主题分类:国税 |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在供需两侧共同发力,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仍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而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则具有战略和战术的双重意义,是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色发展将不断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动力。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也没有变,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2015年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为6.9%,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这一增速减缓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好转,仍然需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大力调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绿色发展,可以促进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大大缓解资源能源和产能过剩压力,有效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如激励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扩展市场容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活力,保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同时,绿色发展将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目前我国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绿色发展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将资源环境视为内生的增长因素,通过转变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方式,用科学绿色的理念、智力、资本、技术、制度来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发展。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把消费和生产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合理性之上,重新整合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凝聚发展合力来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中国经济具有绿色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2015年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服务业增长速度较快,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的49.5%高出近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速继续超过制造业增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将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调整空间。同时,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为应对日益严竣的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威胁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和改革力度,绿色投资和绿色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仅海绵城市建设一项,如按照每平方公里投资1亿元规模计算,全国城市总投资额将超过4万亿元。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大气治理、地下综合管廊、土壤修复、水源保护等政策的落实,公私合作、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的兴起,环境税和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可再生能源、综合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垃圾处理、碳排放交易、绿色金融等绿色技术、产品和服务市场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都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