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衡阳市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
主题分类:国税 |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行业前景向好,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在电子商务快速扩张的催生下,衡阳市快递业得到迅猛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品牌和企业大量入驻。申通作为第一家大型快递企业入驻衡阳后,衡阳快递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各大品牌纷纷进入衡阳市场,快递企业爆发式增长,2013年衡阳拥有许可企业19家,2016年达到了44家。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从2014年的1家迅速发展到2016年的5家。
(二)业务量高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快递业规上企业业务量达到1088.74万件,增长78.33%,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分别高出全省和全国增速54.8、46.9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市GDP和三产增加值增速71.23、68.2个百分点,快递业已成为衡阳市近年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三)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016年衡阳市邮政业业务收入9.28亿元,增长38.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2.68亿元,增长157.9%,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业比重达到28.9%,同比提升了13.4个百分点。
(四)同城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2017年上半年,衡阳快递同城和异地业务均得到快速发展,但同城快递发展更快。从增速看:上半年快递业增长78.3%,其中同城和异地业务增速分别为209.5%和56.7%,同城业务高出整体增速131.2个百分点。从占比看:同城业务量268.5万件,占业务量比重为24.24%,比上一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
(五)营运设施改善。快递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营运设施改善,2016年末衡阳市拥有快递服务汽车238辆,比上年末增长49.69%;快递服务企业拥有计算机776台,比上年末增长104.21%;手持终端950台,比上年末增长30.67%。
(六)就业贡献增强。快递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可吸纳较多的劳动力,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衡阳市快递从业人员由2905人增加到3857人,从业人员呈逐年增长趋势。
(七)行业监管日趋完善。2012年11月,衡阳市邮政管理局挂牌成立,该机构的成立对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规范化经营、提升快递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2月,衡阳市快递协会成立,协会成立后着力加强快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质量,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有效地促使快递企业贯彻执行有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快递行业监管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从中部地区来看:湖南省快递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年1-6月湖南省快递业务总量25682.97万件,仅为河南省的53.7%、湖北省的57.9%;增速23.5%,低于全国7.2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仅高于江西省排倒数第二。从省内各市州来看:1-6月衡阳市快递业务总量1088.74万件,是株洲市的41.4%,在全省排第5位,仅占全省比重4.2%。
(二)单件均价偏高。衡阳市区位优势明显,物流成本低,有利于快递业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今年上半年,衡阳快递单件均价13.28元,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出0.69和2.1元。
(三)县域快递实力不强。1-6月全省快递业务量县域前二十强,耒阳和祁东上榜,分别位居第10和第13,耒阳业务量104万件,仅为第一名长沙县的5.6%,第二名邵东县的20.5%,差距很大,业务收入前二十强,则只有耒阳进入榜单,居第9位。
(四)行业统计待加强。一是统计机构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统计,部分达标的快递企业尚未进入规上服务业统计范围,2016年共有5家快递企业达到规模,尚有3家未进入规上服务业统计,已入库的2家也只报送了中心网点数据,漏统情况严重,不利于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情况。二是邮政管理局对快递许可企业统计,业务量分地区不详细。衡阳市辖区内的快递企业,除几家规模较大、网点覆盖广的企业能够报送分县市区的数据,大部分企业还不能提供分县市区的数据,个别快递企业由省公司统一报数据,业务量未计入本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行业监管力度。一是完善行业发展规划。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衡阳市邮政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出台快递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对完善监管机构、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二是完善邮政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市邮政管理局人员配备,适时推进县级邮政管理机构建设,补强人员;充分发挥快递投诉热线的作用,及时处理解决纠纷,督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快递业务市场准入和审批制度。三是发挥协会作用。充分发挥衡阳市快递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遵守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商业诚信,在推行快递下乡和人才培训方面发挥协调整合作用。四是严格安全监管。督促快递企业落实寄递安全责任,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全面推进快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强制性标准,明确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安全要求。落实快递企业和寄件人安全责任,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筑牢寄递渠道安全基础。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实名收寄等制度,防范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五是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快递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快递服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泄露客户信息、参与空包刷信用等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建立完善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解决资金难题。把符合条件的重点快递企业、重大项目纳入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完善金融机构对快递企业的授信机制,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快递业,解决中小快递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制定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快递下乡补贴;设立民营快递企业扶助基金,帮助布局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快递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二是提供发展场地。鼓励快递品牌在衡阳设立区域总部和集散中心,优先保障用地指标;支持各县市区建设专业物流园、电商园区,统筹安排快递、仓储用地,对进驻园区内快递企业在场地租金、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积极改善快递末端网点建设,将快递末端网点纳入公共设施范畴,支持小区物业、商业连锁、民政设施开发快递收发功能。三是规范车辆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车辆持证上路的管理办法,引导企业推动快递配送车辆标准化、专业化发展,鼓励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开展快递配送业务,合理规划快递配送车辆通行路线和货物装卸搬运地点。四是培养专业人才。鼓励衡阳市各方教育资源与快递企业合作共建业务技能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快递相关专业,探索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将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培训补贴范围。对快递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可按规定享受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五是鼓励快递企业拓展乡村业务。推动快递下乡和衡阳市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鼓励快递企业积极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快递网络,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快递企业与交通运输、农业、供销、商贸企业的合作,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支持由协会牵头在业务量较少的乡村开设快递联营网点。